当前位置: 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 > 基础物理研究中心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中心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彭海平教授应邀来我校指导​交流

2024年07月12日 23:07  点击:[]



2024年7月12日下午,应中心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入选者彭海平教授访问我校,并做了题为《中国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陶粲装置(STCF)》”的主题报告。本次报告是安徽理工大学“舜耕大讲堂”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科研部、机电学院、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和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报告由王群教授主持,机电学院、6165金沙总站官方入口师生及中心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摄影 王昕杨)


报告会开始之前,举行了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聘任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宫能平为彭海平教授颁发了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代表学校聘请彭海平教授担任基础物理研究中心首届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摄影 王昕杨)


报告会上,彭海平教授从物质世界的基本构成出发,介绍了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和相互作用,指出基于加速器的粒子物理实验是最有效的研究途径。其中在GeV能区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运行在微扰和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的过渡区域,是研究强相互作用色禁闭本质和精密检验电弱统一理论的不可替代的平台。随后引出了我国BEPCII以及BESIII在粒子物理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重点介绍了正在筹建中的超级陶粲工厂——STCF(Super Tau-Charm Facility)的大科学装置。STCF是质心能量为2~7 GeV、对撞亮度高于5x1034 cm-2s-1的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装置,有望在新型强子态、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寻找新物理等前沿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粒子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选项和机遇。彭海平教授指出STCF将会成为世界高能物理五大中心之一,并介绍,经过了10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了STCF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设计,并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最后,彭海平教授希望更多研究人员加入大科学装置的研发,特别寻求与我校在探测器研发和制造中的深入合作。


彭海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于1999年和200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德国同步辐射研究所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于2013和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参与北京谱仪(BESII/III)、H1、ATLAS等实验,在ATLAS实验中从事Higgs寻找,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寻找,ATLAS探测器的升级工作。作为科大参与BESIII实验的负责人,BESIII轻强子谱物理分析负责人,负责的轻强子谱的研究工作。作为科大参与大亚湾二期中微子实验的负责人,参与物理分析以及探测器的模拟及建设工作。目前参与北京谱仪BESIII的实验研究和中国超级陶粲装置的预研。




撰稿:李伟

核稿:高娟

下一条: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Igor Shovkovy教授应邀访问基础物理研究中心并作学术报告